准东开发区:党建赋能 打造西部工业绿洲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东西长220公里、南北宽60公里,总面积1.55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地带,黑金熠熠生辉,党旗猎猎作响。
近年来,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以下简称准东开发区党工委)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新疆的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使命任务,紧密围绕“建设国家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核心目标,坚持政治引领、党建赋能,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用12年时间,使亿万年前地质运动形成的数百亿吨煤海,变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能源供应保障基地,经济综合实力大幅跃升。2023年,准东开发区经济总量在新疆9个国家级开发区中排名第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全国排名较2022年跃升36名。
创新机制 激发党建工作活力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企业的“根”和“魂”,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制度优势。准东开发区党工委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注重量质并进,持续做好企业党建指导帮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开发区按照“国有企业必须确保党组织属地化管理、非公企业必须组建党组织、小微企业必须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要求,进一步织牢织密园区党建工作“针脚”,实现党的指导体系、组织有形、工作有效“三个全覆盖”,截至目前,园区已实现国有企业党组织属地化管理100%、“三有”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100%。
近年来,准东开发区党工委坚持“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健全党工委、建制镇和社区三级分抓企业党建工作机制,根据党建重点工作和企业实际,明确了基本制度落实、党员发展管理等党建工作责任,为企业加强党建工作划出“硬杠杠”、明确“路线图”。创新“百人进百企”服务新模式,选优配强百名党员干部兼任企业党建指导员,入企上门帮建组织、帮强党建、帮促发展、帮解难题,推动新建党组织16个。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收集报单、园区党工委统筹派单、职能部门协作办单服务协调机制,每月召开产业园党建联席会议,解决企业困难诉求180余件次。
招才引智 助推产业升级转型
准东煤田预测煤炭资源储量3900亿吨,已探明储量2149亿吨,吸引了众多企业纷至沓来。目前,开发区已进驻各类市场主体3000多家,其中,年产值百亿级企业5家,十亿级企业逾百家。如何发挥党工委政治引领作用,强化园区技能人才虹吸效应,凝聚起智慧力量,决定着园区高质量发展方向和速度。
每到深夜,天池能源南露天煤矿智慧矿山办总是灯火通明,28名党员技术骨干干劲十足,综合预警平台、智能管控系统、机器人煤廊巡检等一批批自研技术改造项目从纸上实践到了矿上,已全面实现专利自控和节本增效“双赢”。
准东开发区党工委紧密结合煤炭、煤电、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煤制清洁燃料六大优势支柱产业,研究制定《准东“招才引智”实施办法》《准东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等,设立1亿元人才发展基金,重点引进一批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同时持续深化与多个高校院所合作,组织人才交流大会、职业技能大赛、科技大会等重要活动,全面提升开发区知名度、吸引力。截至目前,已引进10名具有发展潜力和独立创新能力的青年博士、博士后和30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积极对接了姜培学、高翔等院士团队,强化煤炭智能化高效开采、绿电绿氢与煤化工耦合等关键技术攻关难题研究破解。
“党建+益企” 精准施策携企成长
准东开发区作为昌吉州千亿产业链的主阵地,聚焦企业关心关切,启动“党建+益企”服务专项行动,凡是涉及企业服务问题,专门部署,及时纾解,真正打通了服务企业“最后一米线”,切实助力企业增信心、解难题、稳增长。
准东开发区党工委积极贯彻落实各级扶持政策,让好政策从“纸上”落到“心上”,为企业成长保驾护航。国网能源新疆准东煤电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火力发电和煤炭开采为一体的大型企业。该公司财务部部长马维江算了一笔账:“企业累计收到增值税留抵退税3余亿元,为企业稳定生产注入金融力量。”去年以来,准东开发区精准落实退税惠企政策,设立专窗做好办税“一对一”辅助,共减税降费及退税20余亿元,切实为稳定各类市场主体经营“回血减压”。
依托准东开发区产教融合城,创新成立现代产业学院党委,采取“合作管理、分段培养、工学交替”的培养方式,完成对新疆工程学院、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3500名本(专)科生入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6400人次,培养高技能人才100人。实现技能型人才“出校门、进厂区”无缝衔接,同时,增设机械、化工等23个实训室,每年提供1万人次培训取证、继续教育等服务,企业用工难,招人、招工成本高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近年来,产业的聚集、技术的云集、人才的汇聚正使准东开发区这片创新创业热土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工业绿洲”。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