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页广告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重点来了

金融时报客户端 2025-05-08 10:29

5月7日,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为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方案》针对近年来我国公募基金行业暴露出经营理念有偏差、功能发挥不充分、发展结构不均衡、投资者获得感不强等问题,从六方面提出25条举措,其中重点如下:

一、优化主动管理权益基金收费模式

1.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改变行业“旱涝保收”现象。对于符合一定持有期的投资者,根据持有期间产品业绩适用差异化费率。在未来一年内,引导管理规模居前的行业头部机构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并在试行结束后推广;

2.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证监会将尽快制定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明确基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修改、披露、持续评估及纠偏机制。

3.加强透明度建设。修订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信息披露模板,提升信息披露的可读性、简明度和针对性。

4.稳步降低基金投资者成本。出台《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合理调降公募基金的认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引导行业机构适时下调大规模指数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的管理费率与托管费率。推动降低基金登记结算、指数授权使用、信息披露、审计及法律服务等相关固定费用。

二、完善行业考核评价制度

1.改革基金公司绩效考核机制。出台基金公司绩效考核管理规定,要求基金公司适当降低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的考核权重,并明确要求基金投资收益指标应当涵盖基金产品业绩和投资者盈亏情况。明确对基金投资收益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机制,其中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2.强化监管分类评价的引导作用将投资者盈亏及占比、业绩比较基准对比、权益类基金占比、投研能力评价情况等纳入基金公司评价指标体系。并修订《公募基金评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自律规则,将长周期考核指标列入基金评价考核机制,杜绝以短期业绩排名为导向的不合理评价评奖活动。

3.督促行业加大薪酬管理力度。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经理,可以合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

三、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

1.加强监管引导与制度供给。在基金公司监管分类评价中,显著提升权益类基金相关指标权重;推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创新发展,研究创设专门参与互换便利操作的场外宽基指数基金试点产品。

2.优化权益类基金注册安排。实施股票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快速注册机制,原则上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和场外成熟宽基股票指数基金,原则上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对明确约定最低持股比例要求的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原则上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

3.建立基金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将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及占比、首发产品保有规模及占比、投资者盈亏与持有期限、定投业务规模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平稳有序推进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地,促进行业持续提升服务居民财富管理、服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能力。


【责任编辑 :韩涵】
阅读 133次 参与 0次

评论0